
同样是北伐,孙权的四次北伐,就是结局太惨了一点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北伐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五次北伐,最后死在了北伐的途中,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后人永远怀念。那么三国只有蜀国北伐吗?非也,孙权也有过五次北伐。只不过结局太丢脸了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不过,今天我们还是...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北伐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五次北伐,最后死在了北伐的途中,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后人永远怀念。那么三国只有蜀国北伐吗?非也,孙权也有过五次北伐。只不过结局太丢脸了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不过,今天我们还是...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要和他兵分两路,一队人马走子午谷通道偷袭长安。想要学当年刘邦和韩信的故事。但是这个计划搁浅了,因为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子午谷方案能否成功,一直备受争议。诸葛亮北伐连续失败,是否是因为没有采纳魏延的方案?同样是在...
明太祖北征过程 明太祖北征第一次北伐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为肃清蒙古胡元,朱元璋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 元惠宗自1368年北逃上都后一直逗留在明的边境地区,并二次南侵以图夺回原来的大都复辟。13...
关羽是善国时期的一位非常骁勇善战的将领,北伐实际上并没有拿下重要城池,连襄樊也只是“围”而没有拿下;曹操方面大败也不是第一次了,比如赤壁之战,为什么没有人说周瑜“威震华夏”呢? 关羽为什么能威震华夏呢?原文其实可以给我们部分答案: 二十四年...
在三国时代诸葛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谋略家,一生功绩卓著,但在其北伐的路上他为何不直取长安呢?这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呢? 很多人在阅览三国历史的时候,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采取魏延从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建议?而也有很...
一直以来,南宋的偏安一隅和北伐未竟往往被归咎于皇帝的昏庸无能,以及秦桧等奸臣的祸害忠良。可事实上,当时南宋民众的主流也是不希望北伐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如一些诗词中描述的那样,强烈地渴望朝廷收复中原,而是更愿意偏安一隅,求得安稳。 ...
为了北伐,孝宗首先采取措施,扩军备战。驻汉城的都城御营厅军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军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全部改编为骑兵。御营厅增加了大炮攻坚部队,还计划将守卫汉城的训练都监军增加10000名,御营厅军增加20000名。...
公元四五○年,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暴露了拓跋氏祖先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世祖拓跋焘下令族诛,同时受到株连的还有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汉族豪门以及众多汉人官吏。北魏的民族矛盾变得尖锐起来,政局也变得动荡不安。 这让南朝...
一直以来,南宋的偏安一隅和北伐未竟往往被归咎于皇帝的昏庸无能,以及秦桧等奸臣的祸害忠良。可事实上,当时南宋民众的主流也是不希望北伐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如一些诗词中描述的那样,强烈地渴望朝廷收复中原,而是更愿意偏安一隅,求得安稳。 ...
众所周知,北伐曹魏,统一全国是诸葛亮平生孜孜以求的 奋斗目标。当他第一次与刘备论天下形势时,便拟定了:占领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部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 结好,等候北方有变,两路出兵进攻魏国,从而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