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的八旗旗奴们:害怕见身份比己卑的旗主
导读:八旗是清代的户口编制,最初都是满人。皇太极时,由于有大量的汉人和蒙古人归顺,又被编为“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由宗室担任旗主,下设各级管理者,下层旗民称之为“旗奴”。 旗奴虽然名字难听,却是享有特权的。清军入关以后,曾以圈占明...
导读:八旗是清代的户口编制,最初都是满人。皇太极时,由于有大量的汉人和蒙古人归顺,又被编为“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由宗室担任旗主,下设各级管理者,下层旗民称之为“旗奴”。 旗奴虽然名字难听,却是享有特权的。清军入关以后,曾以圈占明...
胡同和四合院是老北京的象征。然而谈及清朝时期的北京,旗营是不能忽略的存在。营子,原是东北一带对村子的叫法。营,还有驻军之地的本意。随着1644年八旗兵入关,这一叫法也带到了北京城,并与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旗营文化。...
镶黄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达到下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等,这些辉煌的盛世是所有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回忆。然而王朝不断循环的现实表明,中国历史上再伟大的盛世也只能维持于一时。那些无法持续的盛世,折射出来的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困境...
导读:1644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没落的明朝、攻占北京的李自成农民军和关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对于这段历史,今天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是吴三桂献城,因为明朝末期唯一能抵抗清朝八旗兵锋的只有长城了。长城,东起山海关,西...
康熙皇帝恩准俄军战俘在北京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居住,编入镶黄旗,属上三旗,享受清政府发给的住房、粮饷和耕地,还可以娶中国女人为妻。 罗刹国,是清代对俄罗斯的旧译法,由于蒙语发“R”音前往往要加入一个元音,遂使“罗斯”成了“俄罗斯”,以后...
说到大清朝,我们总是将它与那段丧权辱国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衰弱的国力、麻木的人民和昏庸无能的清政府为大清的历史涂上了半壁黑色。但是当我们重新翻开这296年的厚重历史,还是能够看到它前半部分的辉煌,能征善战的康熙率领皇家军队平定三藩之乱、准...
多尔衮统帅12万八旗军入关,这12万人里头,其中满军不过7万,汉军2.6万,蒙军2.4万。 定都北京后,一年内即招降了40多万各路明军,八旗兵在与李自成50万军队的消耗战中伤亡颇多,到多铎灭了弘光政权后,满军减员近2万,当时全国的满兵...
继八旗蒙古的建立,皇太极把旗的编制推广到整个蒙古地区,把蒙古分为内蒙古和外蒙古。内蒙古二十四部,陆续编为四十九旗,这种旗主要职能是管理本旗民事与行政。以后,由若干个旗组成一个“盟”(朝廷指定的会盟处),作为中央对旗的监督机构,“不能干预...
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也有禁旅与驻防之别,编制基本上与满洲八旗相同。但汉军八旗每佐领下置领催四人,马兵三十人,步军领催一人,步军十二人,共计四十七人,与满洲八旗略异。编入汉军八旗的兵丁,不再是分属满洲八旗的奴隶,而是国家直属的军队。其地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