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3 篇文章

标签:包拯 第4页

包拯的额头上为什么有个月牙?3种来历谁真谁假-历史故事

包拯的额头上为什么有个月牙?3种来历谁真谁假

  传说包青天夜断阴,日断阳,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很多电视剧也以包青天包拯为原型,讲述了关于包拯的许许多多精彩故事,可是为什么电视剧中的包青天大人的额头上总是顶着一个月牙呢?这个月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是怎么来的?关于...

历史人物 阅读(41)
古代官员清正廉明的代名词 死后尸骨几经劫难-历史故事

古代官员清正廉明的代名词 死后尸骨几经劫难

  每一个中国人应该都听说过包青天。在现代,包青天的名字已经是古代官员清正廉明的代名词了。   包青天,名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在朝期间他廉洁公正,铁面无私,经常替老百姓申冤鸣不平,所以被民间所爱戴,又因为传说他长的非常黑(民间认为长的黑才...

历史人物 阅读(52)
狸猫换太子的内幕:由一起假冒皇亲案引出的戏说-历史故事

狸猫换太子的内幕:由一起假冒皇亲案引出的戏说

  宋仁宗赵祯,真宗之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才开始亲政。宋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关于仁宗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

中国野史 阅读(52)
包青天包庇通奸犯内幕:包青天为何包庇章惇通奸-历史故事

包青天包庇通奸犯内幕:包青天为何包庇章惇通奸

  在安徽天长干了三年县长,任期已满,包公升了官,被派到广东肇庆做市长(知端州)。肇庆出产砚台,所产端砚驰名天下,以往到这儿做官的人,临走都整车整车地装砚台,回去好给亲戚朋友以及朝廷要员送礼。包公不这么干,他在肇庆三年任满,一方砚台也不要,...

中国野史 阅读(59)
历史上包拯怎么死的 揭秘包拯死亡真相-历史故事

历史上包拯怎么死的 揭秘包拯死亡真相

  包拯被安葬在安徽省合肥市,关于当时包拯在开封逝世的情况,他的墓志铭上有说明,嘉佑七年五月,包拯患病,期间有吃过药但还是去世了。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包拯从发病到去世只有短短几天,期间还服用了好几味治疗效果极佳的药。因为包拯生前敢于谏言...

历史解密 阅读(43)
他杀贪官无数 死后用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出殡-历史故事

他杀贪官无数 死后用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出殡

  中国百姓自古就恨透了贪官,因为他们利用权势欺压百姓,趋炎附势,百姓苦不堪言,每当受到不公待遇时,穷苦的百姓往往会想到一个人----包拯,在民间,包拯早已是清官的象征,包拯一生大公无私,惩处了无数贪官,他清正廉洁,为民着想,的确是难以多得...

历史人物 阅读(38)
包公审判自己的侄子?铁面无私还是无情?-历史故事

包公审判自己的侄子?铁面无私还是无情?

  包拯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包黑炭,大家很是吃惊一件事情就是铁面无私的包拯对待自己的亲人也是如此秉公办理吗,法律之外是否有人情呢?大家是否好奇包拯怎样审判自己的侄子的呢?按照道理是不能的,必须回避,但是包拯名声在外,大家都佩服他所以没人说了。其...

历史解密 阅读(38)
包公清廉的底气从何而来:年薪高的吓人-历史故事

包公清廉的底气从何而来:年薪高的吓人

  包公在开封府当一把手的时候(《宋史。职官志》),每月粮三十石,其中米和麦子各一半;柴禾二十捆(每捆十三斤)、干草四十捆;冬天外发十五枰(每枰十五斤)木炭;月发“公使钱”一千五百贯、“添支钱”一百贯。   包公时在中央任职,头上还有龙图阁...

历史解密 阅读(35)
宋朝高薪养廉?包公高达年薪二千万!-历史故事

宋朝高薪养廉?包公高达年薪二千万!

  宋朝在十一世纪的一百年中,很长时间处在“积贫积弱”、“冗官冗费”的病态之中,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宋朝仍然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及文化昌盛的一个朝代。   宋朝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空前发展,与唐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

历史解密 阅读(36)
历史上有两种争论 包拯到底安葬在哪里?-历史故事

历史上有两种争论 包拯到底安葬在哪里?

  说到铁面无私这个词,大部分人第一就会想到包拯,包公吧   包拯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1027年考中进士,历任三司户部判官,转运使。入朝担任三...

历史解密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