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花非花什么意思 诗中隐晦的是什么
白居易的花非花什么意思,花非花这首诗听上去就像是一种情诗,但是当中有暗藏很多意思,也可能是因为当时诗人自我感叹,觉得人生如梦,同时又是对生活的一种追思,后来在言情剧中比较多见。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的花非花什么意思。 意境解...
白居易的花非花什么意思,花非花这首诗听上去就像是一种情诗,但是当中有暗藏很多意思,也可能是因为当时诗人自我感叹,觉得人生如梦,同时又是对生活的一种追思,后来在言情剧中比较多见。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的花非花什么意思。 意境解...
《南京条约》是大清王朝前所未有的耻辱,然而,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没有任何反思,他将战争失败视为偶然,将失败责任归于办事大臣的无能。他力行节俭,个人品质高尚,但是他因循守旧,认识不到世界的变化。
继任的咸丰帝多少有点振作之心,比如整顿朝政、打击腐败。不过,他的施政方案,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政治上没有新创设、经济上没有新形态、外交上没有新手段、思想上没有新观点,军事上除了湘淮军的崛起,也无值得关注的改革。
在除旧布新方面,道光咸丰父子俩都鲜有作为。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整整20年,清廷继续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酣睡,进步就别提了,局势一天比一天烂。
咸丰地画像。
幸运的是,咸丰帝的六弟、恭亲王奕訢成长起来了。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后,咸丰帝逃往热河,奕訢被任命为全权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奕訢这一年只有27岁,已积累了8年的行政经验,又善于接受新事物,有胆识有谋略。议和甫一结束,1861年1月,他就请求建立专门办理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此议得到批准。
总理衙门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机构,奕訢以亲王身份执掌。其实,它的作用远不止于外交,它还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领导机构。
这一年8月,咸丰帝病死。他的死,倒给大清迎来一丝曙光。慈禧太后和奕訢趁机联合发动政变,从顾命大臣手中夺得统治权。随后,慈禧封奕訢为议政王,授领班军机大臣。此时,慈禧在政治上还比较稚嫩,帝国大事,多由奕訢决策。
奕訢年轻时的照片。
借着这个优势,奕訢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革故鼎新,率先提出“自强”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掀起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推动大清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奕訢所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大清,与太平天国的战争已持续了十几年,财政耗尽,湘淮军拼尽死力,终究收效甚微。军队不行啊,得整顿。
他首先为军队注入新鲜血液,进言慈禧太后允许曾国藩、李鸿章雇用洋人训练士兵,购买洋枪洋炮,还令曾国藩学习自铸枪械,兴办军事工业。
要适应新形势,须有新式教育,奕訢当然看到了这一点。1862年夏,他设立同文馆,不仅教授外语,还逐步开设化学、物理、天文、国际法、政治经济等西方课程。
1866年,他还开创性地派考察团出国考察,之后又派遣更高规格、更大规模的使团出访欧美,开阔官员的眼界。
慈禧太后晚年照片。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封疆大吏,在地方上开办的新式企业、新式学堂等洋务事业,要么受命于奕訢,要么依赖奕訢提供政策支持。
在“尊王攘夷”的国度,大部分臣民抱残守缺、盲目自信,奕訢面对着残酷的舆论环境,他的行动处处受到掣肘。
比如在他筹建同文馆之时,同治皇帝的师傅倭仁就曾跳出来,坚决反对学习西方,认为只有儒家伦理才能救大清,指责奕訢是在“变夏为夷”,将会酿成亡国灭种的大祸。
奕訢不得不苦口婆心去解释,谋求慈禧的首肯,甚至不得不动用政治手段打击倭仁,使他在权力被削弱后才收敛了公开阻挠的态度。
1871年前后的奕訢。
奕訢遭遇的阻力几乎是普遍的。当时还有人撰写了这样一幅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摆明是在嘲讽奕訢了。
领导洋务运动,平等对待甚至高看洋人,导致守旧派在背后骂他“鬼子六”、“六洋鬼子”。设使没有这个“鬼子六”,清朝延续道光、咸丰的政局,那么,哪里还有清朝的近代化呢?哪里还有“同光中兴”呢?它哪里还能苟延残喘到1912年呢?
著名历史学者吴相湘曾说:“(奕訢)处中外流言庞杂之际,坚持定见,忠诚谋国,推腹心于将帅,示信义于欧美。同治改元,内政外交日有起色,满清国祚得以延长,实利赖焉。”这是很中肯的评价。
无奈的是,因手握大权,慈禧对他猜忌防范,处处压制,使得他在政坛上多次起起落落,中年以后,他锐意进取的精神已经大为削减。
在中国历史上,被权臣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皇帝太多了,他们大都受辱含屈,不敢作声,完全失去了皇帝应有的地位和尊严,说白了就是傀儡皇帝。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能够直面敢与权臣较量的傀儡皇帝,骨气十足,结果付出了生命代价,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此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四任皇帝曹髦。
曹髦(公元241年—公元260年)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在位。后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成济用戟刺死。
公元254年,曹魏权臣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立十四岁的曹髦为帝,改元“正元”。此时的曹髦年少,实权被司马师掌控。次年,司马师病逝,其兄弟司马昭掌权,于是曹髦再度被孤立,仍是一个傀儡小皇帝。曹髦当政期间,司马昭专横跋扈,致使朝政逐渐腐败,国势衰弱,魏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另外司马昭还规定,朝中一切大事都必须由他抉择。这让身为一国之君的曹髦更加愤慨,对司马昭恨之入骨,只是不言于表而已。
曹髦年纪虽小,对自己的处境却有极为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坐得不会稳固。“曹家班”日薄西山,司马氏随时可能篡魏夺权。他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司马氏蒙蔽世人的一个幌子罢了。可是,他并不想就这样接受自己的傀儡命运,他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后代,他的骨子里,没有自甘人下的基因!
此时,一场血战,在曹髦的内心酝酿着。到了公元260年,曹髦20岁那年,暴风雨终于来了。曹髦写了首诗《潜龙》,把自己比作受困的龙,说这条龙正受泥鳅、黄鳝的欺负。
司马昭正准备出兵伐蜀,心腹贾充跑过来劝他:您别伐蜀了,皇帝已经怀疑您了,他写了一首诗,把您比作泥鳅、黄鳝,您要是离朝,他肯定会拆您的后台。司马昭闻之大怒,立马佩剑上殿。曹髦知道来者不善,不卑不亢地起身迎之。群臣见司马昭面带愠色,赶紧拍马屁:“大将军功德显赫,应该加封为晋公。”曹髦紧闭嘴唇,没有吭声。司马昭厉声说:“我们司马家有大功于魏,加封我为晋公,难道你有意见不成?”曹髦面无表情,气愤地哼出一句话来:“大将军开口,谁敢不从?”司马昭讨个没趣,气呼呼地质问曹髦:“你把俺司马氏比作泥鳅、黄鳝,是何道理?”曹髦怒视司马昭,那意思明摆着:这还用问吗?司马昭不便发作,冷笑着退朝了。
曹髦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后宫,心想:司马昭越来越嚣张了,竟敢在大殿上公然指责皇帝!身为君主,却要受大臣的摆布,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不行,我不能再忍了,必须跟司马昭干一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于是曹髦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哭着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朕不能任他羞辱,你们要助我讨伐这个奸贼。”王经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劝曹髦:“司马昭重权在握,内外公卿唯他马首是瞻,陛下您势单力薄,万不可轻举妄动!”曹髦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大字报”掷到地上,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虽死何惧?”说完,就去请示皇太后。
王沈、王业见曹髦要动真格的,有些发慌,就对王经说:“皇帝发疯了,咱们可不能跟随他自取灭族之祸,还是赶快到司马大将军那儿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吧。”王经怒而不许,王沈、王业就自己飞奔至大将军府,将皇帝要造反的消息告诉了司马昭。
按下司马昭不表,先说曹髦。他见自己得不到王沈等人的支持,决定单枪匹马讨伐司马昭。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惨烈、最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20岁的青年皇帝,为了扞卫自己的尊严,带着300多个太监、侍卫,闹哄哄地踏上了讨伐之路。他的对手,是手握千军的司马昭,是曹魏挡也挡不住的衰败命运。
王经匍匐在曹髦的皇辇前,哭着劝皇帝回去。可是,他的眼泪,没能阻挡住曹髦维护自尊的脚步。还没出宫,曹髦就碰上了司马昭派来迎战的千余名禁军。这群禁军以司马昭的爪牙贾充为首,叫喊着朝皇帝扑了过来。曹髦仗剑大喝道:“吾乃天子也!你们突入宫廷,难道是想弑君吗?”
曹髦毕竟是皇帝,士兵们见皇帝动怒了,一时惊慌失措,呆立在那里。司马昭的手下成济问贾充:“这该怎么办?”贾充激他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那成济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抓起长戟就向曹髦冲去。曹髦没料到有人真敢和自己动手,大惊失色,喝道:“匹夫敢无礼乎!”一言未讫,已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跌出皇辇……
曹髦死了,大睁着双眼,怒视着司马氏狰狞的笑脸。那一刻,山河失色,日月无光,整个京城,都在为这位年轻皇帝的死而悲泣……
曹髦不愿做傀儡,不愿重蹈曹芳的下场,而要做一个真正一言九鼎的皇帝,这就决定了他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曹髦最终虽然未获成功,但特别可贵的是,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
曹髦是壮志未酬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的斗士。他不愿做傀儡皇帝,更不愿看人脸色和受人摆布。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刚烈的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活出人性的高贵,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宁愿鸡蛋碰石头,与乱臣贼子司马昭进行了残酷的命运抗争。结果,他赢了,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傀儡皇帝没少上演,但是要说到最有骨气的傀儡皇帝,那就非魏高贵乡公曹髦所属了。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晋文公重耳还是公子时,流亡各国,在卫国时资粮被偷,而卫国看他是个落难公子而不接待他,甚至连卫国的农民都看不起他甚至捉弄他,没有人愿意施舍一点饭给他吃。饥寒交迫之时,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一块肉割了下来,配以野菜给重耳做了一道“水煮肉”。
重耳吃饱之后,才得知自己吃的是介子推腿上的肉,便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尽了犬马之劳。重耳最终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涯,返回晋国做了国君。
晋文公归国做了君侯分封群臣时,当年跟随重耳逃亡的人纷纷讨封,唯有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他认为晋文公返国即位实为天意,觉得忠君的行为应该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他看不起狐偃等“以为己力”居功讨赏的人,认为他们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不屑于和他们为伍,于是携老母隐居于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晋文公即位后事情比较多,一时之间把介子推给忘了,后来有人提起“割股啖君”的事情,晋文公很是惭愧,便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里,不愿出来接受封赏。晋文公命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晋国国内不准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关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广为流传,后世为之唏嘘不已。而《通志》则记载,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按照这种说法,介子推隐退后应该是善终于晋成公年间。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为后世所称颂。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黄庭坚在《清明》一诗中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天禧元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话说慈禧太后年轻的时候也是貌美如花,要不皇帝怎么会看得上她呢?这慈禧不仅生的一张俊秀的脸庞,而且还有一头浓密的黑发,慈禧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盘弄自己的头发,可见喜欢梳头发是很多女生的癖好,而且经常梳头可以疏通经脉,有利健康。不过由于经常梳头,头发难免会掉,更何况随着年纪增长,掉头发也逃脱不了自然规律,谁都无法避免。
但是别人的头发可以掉,但慈禧觉得自己作为权利的最高者,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掉头发,至少自己不能亲眼看见。这样一来,可就苦了给她梳头的宫女了,每次为慈禧太后梳头的宫女都胆战心惊,就是再小心翼翼,也难免会梳掉几根头发,况且,慈禧年岁已高,头发本来就容易脱落。慈禧看到自己梳掉的头发,就会责罚为她梳头的宫女,一场责罚难免是跑不了了,如果遇上慈禧不高兴,就会拿宫女开刀,更重的处罚就不用说了。
但是,为慈禧梳头这么棘手的事,却有一个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抢着干,这个人就是李莲英。李莲英听说这事之后,主动承担了给慈禧梳头这事,没想到李莲英真有绝活,他给慈禧梳头,慈禧就发现自己的头发不掉了。因为李莲英用了一个小计俩,他将慈禧掉的头发都拿在手里,不让慈禧发现,这样就成功瞒过了慈禧太后的眼睛。从此之后,慈禧也越发的喜欢李莲英了,并因此升了他的官职。
唐宫奇闻:为啥唐德宗要将同胞五姐妹一起纳入后宫?
在中国历史上,嗜好“姊妹花”的皇帝不在少数,汉朝刘骜、后燕慕容熙、后唐李煜、清皇太极榜上有名;而一次能将才貌双全的同胞五姐妹纳入后宫的皇帝,恐怕也只有唐德宗李适了。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记载了唐德宗将五姐妹纳入后宫的这一史实。《旧唐书·后妃传》称,“庭芬有词藻。生五女,皆聪惠,……皆能属文。长曰若莘,次曰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贞元四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荐以闻。德宗俱召入宫,……不以宫妾遇之,呼为学士先生。”《新唐书·后妃传》也称,“廷芬,能辞章,生五女,皆警慧,善属文。长若莘,次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贞元中,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德宗召入……悉留宫中。……又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两份史籍,除“贞元四年”和“贞元中”稍有差别外,其余可谓如出一辙。文中提到的“廷芬”,即唐朝文学家宋廷芬。
宋廷芬,生年不详,出生在一个饱受儒学浸润的书香世家,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之裔孙,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宋廷芬生有一个儿子,五个女儿。不知什么缘故,五个女儿均天资聪颖,唯独儿子愚不可教。鉴于此,宋廷芬索性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女儿的教育培养上。宋廷芬饱读诗书,家教有方,五姐妹中尤以若莘、若昭高洁特出,“文尤淡丽,性复贞素闲雅,不尚纷华之饰”,她们曾对父母说“誓不从人,愿以艺学扬名显亲”,意思是发誓不嫁人,而是要像男子一样专心学问,想凭借出色的文学造诣为家争光。在宋廷芬的教育和熏陶下,宋氏五姐妹皆聪明好学,举止大方,能文善诗,才华横溢,一时名动天下。
当时的皇帝是李适,即唐德宗。李适是唐代宗的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生于天宝年间,经历安史之乱,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适,即位之初,立下了发愤图强、中兴唐室的雄心壮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唐德宗实施革新,果敢有为。但是,由于措施不力,用人不当,导致了发生于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的“泾原兵变”。流亡了十个月的唐德宗回到长安后,变得一蹶不振,起初的锐气已消失殆尽。此后,唐朝的政局虽趋于稳定,但大大小小的叛乱却此起彼伏。元兴元年(公元784年),李抱真因剿灭朱滔叛乱有功,加封检校司空,不久又被封为昭义节度使。
昭义镇所辖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北西南部,治所为潞州(今山西长治),与清河相距只有二百八十公里。李抱真沉断有计谋,心系社稷,在任期间,礼贤下士,只要听说有才能的人,往往会派人以谦辞、厚币去寻访,如果寻访后发现没有什么特长,则以礼相送。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李抱真闻听清河宋氏五姐妹的大名后,甚感惊奇,便向朝廷举荐了五姐妹。于是,一份诏令终止了五姐妹“誓不从人”的初衷。唐德宗对她们大为赞赏,遂将宋家五姐妹全部留在了宫中。宋氏五姐妹身材如何,相貌如何,史书中没有描述,想来应该非常不错;要不然,唐德宗也不会让几个歪瓜裂枣充斥后宫。再者,凡有才华的女子,身上所散发的气质与风度,也会增添她们的魅力。
有人认为,唐德宗纳宋氏五姐妹入宫,是出于花心,出于好色。这固然是唐德宗此举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唐德宗爱才,且“能诗”,颇有文采,这一点,从他那份挽救大唐帝国命运的《罪己诏》中,我们就可以领略一番。在政治上,唐德宗无法与唐太宗、唐玄宗同日而语;但在文学上,唐德宗却可以与两位大名鼎鼎的祖宗并驾齐驱。在唐朝的二十一位皇帝中,有接近一半皇帝留下传世的诗歌,《全唐诗》中所收录的唐德宗作品数量共计十五首,在十位留下作品的皇帝中排行第三,仅次于唐太宗、唐玄宗二人。可以说,在文学上的共同追求,是唐德宗将宋氏五姐妹纳入后宫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唐德宗与宋氏五姐妹更多的是在文学上的探讨和交流。如,唐德宗“试以诗赋,兼问经史中大义,深加赏叹。德宗能诗,与侍臣唱和相属,亦令若莘姊妹应制。每进御,无不称善。嘉其节概不群”(见《旧唐书·后妃传》);又如,唐德宗“试文章,并问经史大谊,帝咨美,悉留宫中。帝能诗,每与侍臣赓和,五人者皆预,凡进御,未尝不蒙赏”(见《新唐书·后妃传》)。为了区别于后宫其他女子,唐德宗“不以宫妾遇之,呼为学士先生”意思是,不把宋氏五姐妹看作单纯伺候皇帝睡觉的“宫妾”,封号也别出心裁地称之为“学士”。学士,是一种官名,一般为男子所担任,唐德宗将宋氏五姐妹称为学士,不难看出他对才女的另眼相待。
唐德宗把宋氏五姐妹纳入后宫,其实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即唐德宗想实行文治。唐德宗不仅自己作诗,对初唐的宫廷文风更是刻意彷效,《唐诗纪事》中就记载了他亲自考第百僚重阳会宴的应制诗,甚至批评崔叔靖的诗为恶诗的故事。为了倡导文治,唐德宗经常和臣下诗酒唱和,其目的,一方面让文章的缘饰功能继续得以发挥,一方面推展传统的礼乐教化,力图恢复大唐盛世治积。除了宋氏五姐妹,唐德宗还将其他有才华的女子纳入后宫,如与五宋齐名的鲍君徽,因善诗,唐德宗亦尝召入宫,参与皇帝与侍臣们的文学交流。一时间,唐德宗后宫才女如云,文学气氛也相当浓厚。唐德宗每与侍臣们作诗唱和的时候,宋氏五姐妹都随从,五朵金花,楚楚临风,成为当时唐朝宫廷之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大唐帝国毕竟积重难返,唐德宗企图通过推动文学来提升政治,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所营造出来的文学环境,却孕育了元和(公元806—820年)诗坛的优秀诗坛人群。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能够在诗歌方面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除了个人天赋外,不能不说是与当时活跃的文学创作环境,有着莫大关系。所以,《辍锻录》云:“唐诗至元和间,天地精华,尽为发洩,或平或奇,或高深或雄直,旗鼓相当,各成壁垒。”在唐朝历史上,唐德宗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在位近二十五年时期的文学发展,却是值得肯定的。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德宗病逝,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其中的“文”字,还是名副其实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代明君,虽然他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害兄弟所得,但其登基后,确实将唐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并开创了“贞观之治”。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却在废掉太子后,将皇位传给了最为软弱的儿子李治,而非其生前最宠爱的李泰,这不禁让人疑惑。
李泰乃是唐太宗的第四子,也是长孙皇后的嫡次子,与太子李承乾、唐高宗李治是亲兄弟。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既敬佩又喜欢的妻子,而李泰自然子凭母贵,得到皇帝的宠爱。再加上自己的兄长李承乾天生有腿疾,虽然八岁便被封为太子,且有良师指导,但在年长后,却对唐太宗阳奉阴违,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这一切都让李世民十分寒心。
有这样的一个兄长,在对比之下,李泰自幼聪慧,才华横溢,不仅知识渊博,书画、书法样样精通,对待师傅也是彬彬有礼,虚心学习,同时李泰对自己的父母还十分孝顺,深得李世民的喜爱。
唐朝有个惯例,成年的皇子需要被派遣至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以防止兄弟为了夺位而互相残杀。但是,唐太宗十分喜欢这个儿子,于是特许他“不之官”,留在了京城。
有一次,有人向唐太宗打小报告,说朝中那些三品以上的大臣(魏征,房玄龄等)对李泰不够尊重,借机中伤他们。唐太宗一听到这个消息,看到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受了委屈,顿时心疼了起来。当即派人将房玄龄等人召进宫来严加批评。若不是魏征不怕触怒于唐太宗,跟他据理力争,使得唐太宗知道自己的不是,否则,房玄龄等人会免不了一顿责罚。
就是在唐太宗如此盛宠之下,李泰不免对皇位起了贪欲。唐太宗本有不能废嫡立庶的想法,不论李承乾行事多为荒唐,都想让他继承皇位。但是,李承乾见李泰如此受宠,而自己却时常为父皇所斥责,怕有一天自己无法登上帝位,于是暗中刺杀李泰,但却没成功。于是,李承乾与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决定逼宫,最终事情败露,太子之位被废。
李承乾被废,重新立储便成了唐朝的头号大事。许多官员都支持立李泰为储君,李泰也说,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唐太宗于是私下应允立李泰为太子。本来以为事情已经定了,但李泰这样的谎言,却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
李世民仔细思考,也发现李泰此举甚为不可能,于是,唐太宗最终决定立长孙皇后的第三子李治为太子,并且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此举有个优点,李治虽没有治国之才,但为人较为软弱,为人善良,且不会对兄弟痛下杀手。只有这样,为了能够同时保住李治、李承乾、李泰三个人的性命,防止兄弟相残。也是因此,李治才能得以被立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