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关羽败走麦城,被俘,不降,被东吴所害。意气用事的刘备为报兄弟被害之仇,亲率全部大军远征东吴,结果被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败了个一塌糊涂。退到白帝城的刘备因此一病不起。临终前,刘备托付诸葛亮:“我儿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则自立为王”。简单说来就是如果我儿子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你就尽力辅佐;若不是当皇帝的料,你就废黜了他,自己当皇帝算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众所周知,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那是一个群雄四起,人人争着称王称帝的时期,刘备之子刘禅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无德无能,根本无力胜任一国之君,诸葛亮“取而代之”既是蜀汉众望所归,又是履行刘备的遗言,但他为何不肯“取而代之,自立为君”呢?真是书上说的那诸葛亮愚忠、尽忠尽孝吗?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太过精明,打着自己的精明算盘,其精明表现在三个方面。
刘备让诸葛亮“取而代之”是假,探视诸葛亮是否“别有用心”是真,是在考验诸葛亮的忠心。世袭禅让,子承父业,数千年的传统了,谁愿意将自己好不容易打来的江山拱手相让一个异性人呢?精明的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他也深知刘备对他并不信任,早怀有防备之心。还在刘备入川时就能看出,当时刘备带得是庞统,而把诸葛亮安置在老家,就是为防止诸葛亮因功劳大而居功自傲。即使诸葛亮后来加入刘备军团的初期,诸葛亮也没有很大的权力,地位也在糜竺、孙乾等人之下。
诸葛亮深知刘备的用意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旁敲侧击,要安守本分,尽力辅佐,不要僭越本分,别有用心。刘禅再差也轮不到你取而代之,阿斗即使是块烂泥,你也得想办法扶上墙头。因此诸葛亮听到刘备的托付后,当即下跪,表示自己誓死效忠,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的驾崩,无疑是诸葛亮上位的最好时机,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他也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否则他早就终老在隆中了。中国有句古话:“不像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那个群雄四起,众人都抢着当皇帝的时代,不像当皇帝的英雄也不是真英雄。若说诸葛亮没有当皇帝的心思,那绝对是假话,只是精明的诸葛亮有着自己的顾虑。刘备逝于白帝城后,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威望,自然也能称帝,但诸葛亮称帝必然引发蜀汉的内部权力斗争,必然加速蜀汉的灭亡。
虽说在蜀汉的建立中诸葛亮功不可没,但蜀汉江山终究是刘氏父子的,蜀汉中的众多文臣武将忠的也是刘氏父子,你诸葛亮当了君王,人家未必心悦诚服,因此,拥刘(禅)派和拥诸(葛亮)势必会展开一场你死我亡的内部斗争,即便诸葛亮获胜称帝,也终将胜之不武,必将像曹魏篡汉一样背负汉贼的骂名,这对于一直打着讨伐汉贼、兴复汉室口号起家的蜀汉而言,无疑是自打嘴巴,自取其辱。
话说天下形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一统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只是暂时的,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蜀国实力最弱,随着实力的此消彼长,实力最弱的蜀国首当其冲,必然灭亡,必然成为被吞并的对象。刘备东征失败后,本就实力不强的蜀国,元气大伤,国力进一步衰落。加上昔日的“五虎上将”死的死,老的老,新人又未能及时涌现,蜀汉人才断层,显得后继无力,以致于后来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尴尬境地。
反观魏国,随着司马氏父子逐步掌握了曹魏大权,魏国政局趋于稳定,经济也得以恢复和发展,新人辈出,人才济济,东有羊祜,西有钟会邓艾,都是一等一的人才,魏国的实力日益膨胀。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自然也早有先见之明。早在诸葛亮未出庐时,就在隆中曾给刘备规划,成就三国鼎立的霸业后,若天下有变,便可派一上将直取中原,统一大业即可实现,然而一个简单的“变”字却有无数变数,诸葛亮也只是猜测,有很多不确定性,那时已显出他对统一的信心不足,那么在《后出师表》里的表述就更直接明了了。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诸葛亮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刘备的王业终究保不住,迟早要葬送,只是时间的问题,只是葬送在谁手中的问题,与其等着人家来灭,还不如自己拼一拼,说白了就是以攻为守,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维的九伐中原,无不如此,也无一例外地无功而返。
对于诸葛亮当皇帝和不当皇帝,除去头衔外,差别并不大,反正刘禅都听他的,蜀国的内政外交,大小事物,他一人说了算,不当皇帝甚至还有好处,如果诸葛亮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统一大业,那么他首邀其功必将成为像伊尹、姜尚之类的千古辅臣而名垂青史,即便失败,甚至蜀汉灭亡,那背头等黑锅的便是那扶不起的阿斗。如果诸葛亮取而代之,当了蜀汉君王,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将被推上风口浪尖,一当蜀汉灭亡,即便不是他在位时,他也难逃其咎,必将背负葬送刘氏蜀汉的千古罪行,精明的诸葛亮自然不愿如此去做。
在“白帝城托孤”一事上,世人总评论诸葛亮“愚忠”,其实他的“愚”是聪明绝顶的大智若愚,能如此之“愚”从古自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