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康熙皇帝的朋友一定知道,智擒鳌拜,这是是康熙帝亲政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他也通过这件事杀鸡儆猴,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初步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也因此鳌拜也被后世的文艺作品,编排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历史上的真正的鳌拜真是如此吗?
16岁的康熙新手上路通过砍掉第一个boss,收获了大量的经验值,让他等级一下跃升了几个level,从一个少年迅速成长为一个帝王。作为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的第一个对手,鳌拜在无数的小说演义、影视作品中被塑造成野心勃勃、嚣张跋扈的大恶人形象,好事不干坏事做绝,简直要骑在皇帝头上拉屎拉尿,甚至有夺位篡权之心。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历史中的鳌拜真的是一个十恶不赦心怀谋逆的大奸臣?仔细研读史书,你会发现事实恰恰相反。
瓜尔佳·鳌拜,满洲镶黄旗人,他的伯父费英东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他是名门之后,能骑会射,英勇善战,从小就跟随皇太极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
鳌拜所立战功的主要有:皮岛之战:明天启年间,后金虽已占领辽东,可是明将毛文龙率军退守皮岛,牢牢扎根,犹如楔入敌后的一颗钉子,使后金犹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费尽力气想要拔掉这颗钉子,偏偏毛文龙是个奇才,靠着在海上贸易中抽税、设赌场,将一个小岛经营得有声有色,打退了后金十几年间数次进攻。1637年,皇太极再次发兵进攻皮岛,一开始进展并不顺利。鳌拜此时挺身而出,冒着炮火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率先举火引导后续部队冲上该岛,最终获得大捷。战后,皇太极封鳌拜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后又擢升鳌拜为镶黄旗护军统领。
松锦会战:崇德六年,清军围攻锦州,鳌拜率军路遇明军骑兵,迎头而上击败对方,之后又乘胜追击,五战皆捷,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八月,清军从锦州大路至塔山大路沿途截杀明军。鳌拜率部排列至海截击之,明军大败而溃。这次战争让明王朝大势已去,从此一蹶不振。次年六月,鳌拜升为护军统领,成为八旗将领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人物。
关内之战:清军入关后,鳌拜率军定燕京,征湖广,继续追剿明军和农民军残余力量,为清王朝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1644年10月,他率军进攻西安的李自成军,第二年灭掉李自成军主力。1646年鳌拜又随肃亲王谊格出征四川,在南充大破张献忠大西军。鳌拜又以首功被顺治皇帝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在。可以说,满清的天下是鳌拜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他所有的荣耀和爵位都当之无愧,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实至名归。
不光在战场上屡立战功,鳌拜对皇太极也是忠心不二,在皇太极死后,因为即位之事不惜得罪位高权重的多尔衮,最终争来了顺治帝即位。
皇太极死后,他的弟弟多尔衮想要继承皇位,与皇太极长子豪格形成了尖锐对立。鳌拜作为镶黄旗统领,坚定地站在豪格这一边,并与其它八个大臣“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在讨论继承人选的大会上,鳌拜与其他几个大臣按剑而前大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意思就是说,你多尔衮要敢自立为帝我们就敢跟你拼命,面对一副拼命三郎模样的鳌拜等人,专横的多尔衮也怂了,改变了自己即位的想法,转而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自己作为摄政王。
皇太极已经死了,他的儿子也成功即位了,按理说鳌拜已经算是对故主仁至义尽,此时完全可以投靠多尔衮吃香喝辣,然而性格倔强的鳌拜并没有这么做,在多尔衮摄政的数年间,鳌拜有功而无赏、无罪而受罚,三次论死,备受打压,却始终没有低头,与那些纷纷变节的大臣对比起来简直耿直得有点傻。顺治亲政后,念鳌拜一直以来的忠心耿耿,对他极为器重。鳌拜也不负重望,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干得有声有色。以至于顺治帝在遗诏中将他列为辅政四大臣之一。
1661年顺治帝驾崩,爱新觉罗·玄烨即位,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臣辅政。本来,按照顺治帝的遗命,索尼位列四大辅臣之首,本应发挥首脑作用。但是,索尼已是四朝老臣,年老多病,力不从心;而遏必隆生性懦弱,且与鳌拜交好,鳌拜说啥他都赞成;苏克萨哈曾是多尔衮的旧部,反水过来的,大家都看不起,说话没人听。这样,鳌拜的权力就越来越大,朝中大事几乎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人啊,一旦手中有了无上的权力,又没有人来控制,那注定是要出事的。鳌大人慢慢开始膨胀了,一开始还象征性地征求一下康熙的意见,后来几乎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是他自己在家想好了,康熙盖个章就往下执行,有些没有经过鳌拜就传下去的旨意,鳌拜都敢叫人把圣旨取回来改改再传。同时,他还大搞党同伐异,把原来得罪过自己的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还将各机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换成自己的人,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帝放在眼里。老子当年跟你爷爷打江山的时候,你小子还是液体呢,你一小屁孩子懂什么,国家大事还得靠我!
鳌大人就这样在朝中横着走了好几年,直到康熙帝14岁亲政后仍然不愿意把大权交回,这渐渐引起了少年皇帝的不满,最终一件事情彻底激怒了康熙,让他下定决心除掉鳌拜,那就是苏克萨哈案件。鳌拜与苏克萨哈在多尔衮摄政时期就有仇,加上鳌拜的镶黄旗与苏克萨哈的正白旗势力又因分地问题有利益上的冲突,鳌拜专权已久,目中无人,直接违背康熙的意愿,先后杀死反对他的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临,并传旨绞死苏克萨哈,灭其全族,引起朝野惊恐,康熙震怒,要知道苏克萨哈与康熙皇帝可是有血缘之亲,你说杀就杀了?这口气怎么能忍!
康熙八年,16岁的康熙皇帝找了一群小伙子在宫内天天陪他玩摔跤,鳌拜以为是小孩子的游戏,不以为意。这年五月,康熙单独召见鳌拜,事先在大殿内埋伏好的摔跤少年一拥而上,将鳌拜擒获。康熙宣布鳌拜三十条罪状,廷议当斩,念鳌拜历事三朝,效力有年,不忍加诛,仅命革职,籍没拘禁,不久鳌拜死于禁所。
康熙帝开列给鳌拜三十条罪状,其中与结党擅权有关的就有二十二条,另有不尊太皇太后二条,对册立皇后妒忌、私买奴仆等五条。可见,鳌拜最终获罪的原因,还是他“结党专擅,勿思悛改”,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与君主的乾纲独断形成了强烈的矛盾,而不是他有叛逆篡位之嫌。如果鳌拜有谋反之罪,这在封建社会不但他本人的命保不住,而且还会祸灭九族。康亲王杰书等又列上鳌拜大罪三十,主张“大辟”并株连其家,但康熙皇帝并没有应允。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曾对诸王贝勒大臣们说:“忆及数事,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雍正帝即位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这些貌似为鳌拜翻案的行为都说明,在清帝王的眼中,鳌拜并不是奸臣,反而是值得褒奖的有功之臣。鳌拜的最大错误就是在于他代表了满族传统贵族势力,这股势力与皇权是互相掣肘的,从皇太极登基开始,满清就开始不断进行内部权力斗争,其本质就在于皇权与贵族权力的斗争。到康熙时期,满族贵族势力最后一块阵地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而其代表人物就是鳌拜,不打倒鳌拜,皇权就不能集中,康熙就不能大权独揽。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历史上,权臣与皇帝的斗争层出不穷,康熙与鳌拜的政争只是其中一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