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叛唐除了利欲熏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拥有与中央政府叫板的实力。
天宝年间,唐朝共有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及西川、剑南九个节度,兵马约为50万。除剑南节度外,其余均在北方。其中安禄山统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马20万,最强。哥舒翰统领河西、陇右二镇,兵马15万,次之。安思顺统领朔方,兵马6.5万,又次之。高仙芝、封常清统领安西、北庭二镇,兵马5万,最少。安禄山虽然在一众节度使中最是兵强马壮,却也不占据绝对优势,唐玄宗没有将鸡蛋全放在他这个竹篮中,是出于相互制衡的考虑。
如果西北5镇合兵,安禄山也不是对手,对此,他不能不有所顾忌,因此反心虽萌却一直不敢轻举妄动。安禄山为了拉拢实力仅次于己的名将哥舒翰,声称二人“族类颇同,何得不相亲”。
就在安禄山就要失去耐心时,机会来了。天宝十四年,节度使诸镇中的几名主将这时都不在任上。原任安西都护的高仙芝于天宝十年回长安任右羽林大将军,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因病卧床在家;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是年冬入朝。
眼见机会千载难逢,蓄谋已久的安禄山立即起兵作乱。
此前,安禄山为试探唐廷反映,曾请求向长安贡献3000匹马,派本部兵护送。
事情立即引起了朝堂的警觉,河南尹达奚殉建议“令待至冬”,玄宗当即允从。为安抚安禄山,又遣使告之:“与卿修得一汤,故令召卿至,十月联御于华清宫。”
安禄山自然不是傻子,知道如果赴长安约定然是有去无回。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发所部兵及奚、契丹、室韦各部兵马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名反于范阳。叛军“步骑精锐、烟尘千里”,渔阳鼙鼓动地来。唐王朝毫无戒备,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叛军一路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仅用34天就攻下了洛阳。
告急文书雪片一样飞往长安,唐玄宗慌了手脚,急忙派出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率军迎敌,哪知半年左右时间,三位叱咤一时的边塞主将或被俘或被杀。
惹不起还怕躲不起,唐玄宗当即决定千乘万骑西南行,遁入蜀地躲避战乱。好在有儿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号召天下勤王,依恃大将安思顺、郭子仪、李光弼及朔方六万余精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