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当战争的阴云密布于欧洲上空时,极度反共的第三帝国——德国,和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签定著名的互不侵犯条约。当回顾这段历史,人们无法理解两个意识形态极度对立的国家为什么会在那种历史关头签定这个将欧洲推向战争的深渊?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不仅有军事上的、政治利益上的、还有历史上的……
苏联的考虑
苏联,签定条约的主角之一,为什么会同德国签定哪个相互妥协,又相互纵容的条约呢?
首先,认识一下当时的苏联。自1917年建国以来,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发展极快。即便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后苏联的发展速度仍然没有受到影响。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强大的苏联在意识形态上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虽然苏联人本身并不承认。这种变化就是打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进行一种侵略。这是沙俄时期带有明显大国“沙文主义”的“泛斯拉夫主义”的复活。苏联将自己的利益范围进行了新的审视,不仅要求恢复当年的沙俄领土,而且对广大的斯拉夫国家也提出了利益要求。
此外,苏联对波兰有着极大的仇恨。俄国革命后,波兰从当时的苏俄手中夺取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许多领土,这成为苏联对波兰仇恨的原因所在。但是,这些国家不仅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更是西方英法国家的主要盟国。它们担负着防止共产主义向所谓的西方民主世界扩张的任务。所以,英法不可能牺牲这些斯拉夫国家的利益,更不会容忍苏联在这些地区的利益扩张,双方之间有着重大的利益分歧,正如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1939年5月19日的英国下院的辩论时所说“在两国(指苏联和英国)政府之间有一道幕,或者说有一道墙,极难穿过”。(《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美]威廉·夏伊勒,683页)德国则不一样,他的第一战略重点在西欧,东欧的斯拉夫国家对于纳粹来说则是次要的,虽然纳粹仍然希望侵占这些地区。但是,就当时而言德国是可以牺牲这些国家的利益的,或者说德国可以暂时放弃对这些国家的利益要求的。
双方在东欧问题上的妥协可以从双方签署的秘密条约中看的更加明显,该条约如下“1;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等国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北部疆界就自动成为德国、俄国利益范围的疆界,同时双方承认立陶宛对维尔诺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2:波兰国家的国土如发生疆界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利益范围将大体确定在那累夫——维瓦斯——桑线上,保证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将是适宜的,这是符合双方的利益,这一问题仅在政治事态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不论如何,两国政府本着友好谅解的精神去解决这一问题;3:在东南欧方面,俄方强调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方宣布同该领土完全无关;4:双方把本议定书看作绝密文件处理。”(1946年5月30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德国大方的将东欧“转让”给了苏联,当然德国也从苏联哪儿得到了瓜分波兰的权利。这些,是苏联无法从英法那里得到这样的利益,就连从这些国家借道参战的资格都无法获得(当然,这就我来看,是苏联人的假途灭国之计),就象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所说“。对比英法与德国的态度,再从苏联当时的利益角度考虑,与德国人签定和约是可以得到最大利益的。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联会在哪个历史关头与德国人签约。
其次,再从当时国际局面考虑。当时世界上的国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英、法、美等国他们标榜自己是自由民主的国家,二、德、日、意大利等国的法西斯专政的国家,三、就是苏联这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英法看来德国等国和苏联都威胁着他们的自由民主。当然,对苏联的仇视更大。所以必须消灭这些国家。但是,刚刚经历了大的经济危机之后,英法两国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武装力量都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美国在经历了危机之后同样大伤元气,也需要长久时间恢复。而且美国还必须处理好在太平洋地区与日本的矛盾,几乎无暇西顾。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两大集团自己进行火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英法不惜牺牲盟友的利益以换取德国的信任,在1938年逼迫捷克斯洛伐克签定了慕尼黑协议。到了1939年,英法又派出军事代表团到莫斯科希望和苏联签定一种军事条约。但是,英法的努力必定失败。他们的代表不仅级别很低,而且没有决定权;并且,英法只希望苏联对英法承担义务,英法则不对苏联承担任何责任。其实,英法只是希望苏联为他们打一场战争。苏联在德国的代办阿斯塔霍夫说过“英国能给俄国什么呢?说得最好也无非是参加欧洲大战与德国作对。”(《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美]威廉·夏伊勒,698页)对此德国的外交官舒伦堡对此也有着极为精确的评论“……我们因此深信,英国将再次遵循它的传统政策,让别的国家为他火中取栗”。苏联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更为了粉碎英法水东引的企图,同时也为了不做英法“二虎争食”之计的牺牲品,斯大林对此发表讲话说“……决不让那些惯于使他人为自己火中取栗的战争贩子把我国拖入到冲突中去……”。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只有让德国消除对苏联的敌意,哪怕是暂时的和表面上的。为此,苏联只有选择与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
再次,我们应该看一下当时苏联的战略环境。在西方不论是德国还是英法,都对苏联拥有敌意,在东方日本与苏联也有着很深的矛盾。衡量两个方向上的敌意,苏联必须作出选择,先与那一方面进行和解,以求避免腹背受敌。从当时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事态来分析苏联应该,也必须与德国签约。英法远离苏联的本土,而且面临德国的威胁,更加上经济危机的打击之后再无力威胁苏联。相对而言他们还有求与苏联政府。所以可以不把英法当作敌人,甚至可以将其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对他们似乎无须防备。苏联潜在的两大敌人就只能是德国和日本。先看日本,日本不仅与苏联直接接壤,而且两国接壤的地区是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最为薄弱的地区。再加上日本国内推行强烈的反共倾向,两国已经在诺门坎地区发生过武装冲突。所以,苏联必须先防备远东的日本。为此苏联在东亚地区派遣了约25个步兵师、7个骑兵师和若干摩托化步兵旅。再看德国,德国与苏联中间相隔又好几个国家(指的是德国在中欧的主要领土,不单指东普鲁士地区)。而且,苏联在与德国靠近的地区不仅工业发达,武装力量也是相当强大的。苏联有时间,也有能力在欧洲地区进行有效的自卫和反击。当然,苏联同样忌讳德国的强大,不愿与德国及早的发生冲突,所以选择了与德国暂时和解,将目光转向了远东地区。苏联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不仅符合自己的利益,更符合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
第四,是处于对苏联当时军事力量的认识来考虑的。红军的兵力大约有150个师的,也有众多的坦克和飞机,可以说是一个军事强国。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与中国东北军阀张学良因为中东路的冲突和日本在诺门坎的交锋都获得了全胜。但是,苏联红军仍有许多的问题。第一,就是缺乏优秀的指挥员,因为在苏联刚刚经过一次大的动荡,许多苏联优秀的高级指挥员在30年代的那次“大清洗”中丢掉了性命(包括当时的苏联红军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等三位红军的元帅)或者被流放之西伯利亚(包括后来的苏联元帅罗索科夫斯基等人)。原有的优秀指挥员几乎丧失殆尽,而新的优秀指挥员未能及时发现和提拔,所以红军的指挥和日常训练都近似于瘫痪,红军的战斗力明显下降,还不足以对抗来势汹汹的德国纳粹分子。当时苏联的问题不仅是指挥系统的暂时衰败,更是武器装备上严重落后。当时的世界,机械化部队开始产生,以坦克、装甲车、摩托和卡车组成的摩托化部队成为战争中的先导力量和决定力量。当时的苏联军队虽然拥有100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其中大量的是老式落后的坦克、装甲车。
虽然,T——34和K式两型坦克已经研制成功,但是还未能成为红军的制式装备。而且苏联的装甲武器虽然有数量上的优势,但是当时苏联红军的摩托化水平相当低,可以算作是摩托化部队的仅仅有36个摩托化旅(军)和25个骑兵师,根本没有组建大规模的快速的机械化兵团。在军事界机械化革命浪潮涌动的时候,苏联还不得不保留骑兵,这本身就说明苏联的军事生产和军事战略思想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巴格拉米扬(曾任苏联基辅军区的作战部长和西南方面军副司令兼参谋长,战后授衔为苏联元帅)回忆战争刚开始的情况说“摩托化第25团……他们根本动不了,因为没有运输工具”。摩托化部队尚且缺少运输工具,更何况其他的地面部队。而赫鲁晓夫也在他的回忆录里说过,到了战后40年代苏联的军队还用二战期间美英提供的军用运输卡车。陆军除了在运输和军事思想落后,单兵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上也十分另人担忧。在战争开始前不久,铁木辛哥元帅才下令改革单兵的训练方式(似乎有些晚)。
而且,据赫鲁晓夫回忆录中记载,当时许多士兵不能平均人手一枪。陆军落后,空军同样也很落后。虽然苏联拥有近万架军用飞机,但是性能不仅落后,而且火力也很薄弱,很难与德国空军争夺制空权。而制空权的得失就现代战争而言将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和进程,后来苏联在战争初期的大规模的溃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制空权的丧失。在军事指挥和武器装备两个战争关键条件均不占优的情况下,采取守势是必须的。所以,苏联必须稳住最大的潜在敌人——德国。那么,苏联同德国签约也就不奇怪了。
第五,必须考虑当时的苏联国内是否准备好了打一场战争,因为“……在战争的准备中……因而也不会一开始就使用全部力量……这些力量是:军队、国土(包括土地和居民)、盟国。”苏联国内的情况却十分混乱。因为当时的苏联国内和军队一样也刚刚经历了一次大的动荡,众多的党和政府的优秀领导人被杀死和流放,其中还包括许多的优秀的企业家和实业家。据赫鲁晓夫介绍,当时苏共第17次代表大会中的139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有83人逮捕、枪毙(大部分是在1937年—1938年期间。这可是战争即将临近的时候,苏联却在争权夺利)。这次动荡不仅破坏了苏联当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更使人们在思想出现了信仰危机。苏联人民不知自己的国家将去向何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使自己的国家投入战争,那么不仅会输掉这场战争,更可能因为国内的思想混乱而引发大规模的内乱,也许还可能危及政权。战争一开始时众多的非俄罗斯族的背叛正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当时苏联党和政府必须先稳定国内的局面,而稳定的前提是将自己置身于战争之外。那么,面对自己唯一的潜在战争对手——德国,苏联人必须消除他们的敌意,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哪怕是暂时的表面上的信任。所以,苏联选择了与德国签定和约的道路。
最后,我们应该考虑到德国人精妙的骗术使苏联人暂时忘记了危险,而与他们签约。在德国得到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德国人并没有废除当时捷克政府与苏联签定的武器生产合同。仍然让捷克的军工厂为苏联生产武器。要知道,在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爆发危机时,苏联曾坚定的反对德国,并向捷克政府作出保证将派兵支援。在这样的不愉快之后,德国仍然没有废止合同,可见德国是多么“信任”苏联。而且,这将会给苏联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苏联急需的可以用来遏止德国坦克部队的反坦克炮。在未来有可能发生的苏德战争中这些武器将会向德国士兵射击。而且,德国人将自己的海军造船技术和军用飞机的技术参据无条件转让给了苏联。这么大的礼物怎能不使苏联人再考虑与德国的关系那。更何况德国人给了苏联在东欧任意行动的自由,包括在一战前许多属于德国的领土德国人也慷慨的“赠”给了苏联(当时属于波兰)。苏联人那种在典型的大陆性小农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思维习惯,不仅狭隘而且短视。所以,苏联人上当了,在兴奋之余签定了那决定欧洲命运的和约。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苏联人将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权利交给了德国,交给了希特勒。当然,他们不曾考虑到希特勒会如此快的打开了这个盒子。
德国的考虑
德国,这个当时以反共和复仇成长起来的帝国,为什么会与自己的敌人苏联签定那个有些丢面子的互不侵犯条约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德国人当时为发动战争进行准备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德国是一个欧洲中部的大国,他的人口所能提供的兵源是足够的,而且德国的经济发达能够为德国作战提供足够的物资支持。但是,生产这些战略物资的原料却非德国所产(除了鲁尔地区的煤和部分铁矿石)。他生产武器所需钢材的铁砂来自瑞典,供应它机械化部队行动所需的石油来自苏联和罗马尼亚。比较这两种战略资源提供方,德国明显的发现铁矿砂的来源要比石油方便或者说更有保障。因为,瑞典和德国的关系十分密切,瑞典与德国没有战略利益的冲突所以两国之间这种正常的经济往来不会因为政治或军事的矛盾而被隔断;又加上两国之间有着便利的陆路和水上运输交通线。所以,德国对铁矿砂的需求是能够满足并能够保障的。但是,石油则不一样。德国的石油的两大来源对于德国的战争来说是没有保障的。先说苏联,苏联和德国是潜在意义上的敌人。
无论是苏联还是德国,都希望能够将对方战败,所以双方之间的战略物资往来很容易受到两国政治和军事矛盾的影响,这个来源对于德国人来说是不稳定的。罗马尼亚与德国的关系到是比较融洽,双方之间的经济往来在理论上说是没有障碍的。但是,罗马尼亚所提供的石油数量并不多,而且罗马尼亚的石油产区正好靠近苏联的国境。这些地方正是苏联希望得到的势力范围,苏联有可能随时会对这些地方发动侵略。由此可见,这处石油供给地也保证不能正常的运输和生产。德国的石油命脉被苏联人牢牢的掌握着。德国人想使石油的供给得到保障就必须让苏联人满意,并消除苏联对德国的敌意和恐惧感。德国人只能与苏联签定那个有些丢面子的互不侵犯条约及其密约。当然,苏联在最后也向德国作出了让步,苏联不再对罗马尼亚的石油产区作出领土要求。一个条约可以使德国的石油正常化,德国人又何乐不为呢。
其次,就是面对战争德国人的战略考虑。我们可以仔细的观察一下当时德国人所面临的战略环境。德国面临两大敌人,一方是以英法为主的所谓西方自由民主世界,另一方则是社会主义苏联。德国要想消灭两大敌人就必须对他们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所以德国必须选择一方作为暂时和平相处的“盟友”。德国选择了苏联,他的战略考虑应该是这样的。德国从地缘政治上来考虑是一个传统上的西欧国家。它的战略重点或者说是它的战略核心问题都在欧洲的西部。将战略重点放在西部不仅符合德国人的政治观念,更可以极大的调动起人民的复仇精神(报复一战后法国对德国的严厉政策),使德国全国走上战争的轨道。而且,自从1871年普法战争以来,德国经过大小毛齐、史里芬等人的共同努力总结出一条攻击法国的最佳战略方针(这一方针不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用,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成功的运用)。从另一方面考虑西欧的气候环境与德国的极为相似,所以进攻西欧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造成的战斗力下降、非战斗减员等严重影响士气的事情发生。又加上西欧的绝大多数属于平原地带交通十分便利,国土面积相对来说狭小,战略纵深保护不够,很适合德国的机械化部队的展开与进攻,可以更好的发挥德国军队的优势和闪击战的战术。反观东欧、苏联方向,德国在历史上除了毫无组织的十字军东征以来再没有向东的军事进攻,更没有详细完整的进攻战略部署。即便是全盛时期的红胡子腓列特大帝也仅仅是计划攻击俄国,但不仅没有实施,更没有完整的战略计划。而且,苏联的气候环境相当恶劣,尤其是俄国的冬天,那可以称得上是苏联的一道天然屏障。苏联的国土面积仅在欧洲部分便很庞大了,不仅战略纵深的保护相当好,更要求德国投入的兵力要大大增加。又加上苏联的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都对装甲部队的展开和进攻不利。正是因为这些,德国应该将战争的矛头首先指向西方,放弃首先攻击苏联是明智的。所以为了稳住苏联,有必要签定一个对苏联有利的和约,使苏联人消除戒心。
第三,德国是在对苏联和英法的军事力量作出评估后,为了选择获胜而作出的选择。德国的战争目的是称霸整个欧洲和世界。那么可以阻挡它这一计划的就只有英法美和苏联这两股分别居于东西不同方位的军事力量。为了取得最佳的攻击效果,德国必须遵循战略原则上的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或敌对方的弱势力量。那么比较东西两股军事力量的实力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以英法为首的一方的力量是处于绝对劣势的。英法,加上比利时和荷兰的全部陆军仅有125个师的兵力,而德国在西线的兵力部署就达126个师。而且,德国的盟友和仆从国还能够提供大约100个师的兵力。当然这些不包括那些适龄的和预备役的青年。从兵力部署和兵力资源方面来看德国在西线占有压倒性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在东线是不具备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苏联人的军队数量要远远大于德国。苏联人仅在边境地区就部署了大约200——300万或者更多的的军队,而且苏联国内大约有1200万适龄的青年人可以参军。在战争中,尤其是德国想发动的这次大战将是以快速的方式来消灭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从而达到迫使敌人投降的目的。但是这种战术的一个前提是自己的军队相对与敌人来说必须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德国只在西线可以取得,所以德国人的战争对象选择西方的英法。再来看武器装备方面上的比较。
西方的英法,当然还包括比利时和荷兰,这些国家的陆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数量极少,据估计大概将近3000辆左右,远远少于德国的数量(德国在侵略波兰是就出动了3000千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而且极大多数是一战时的元老,比如法国的“雷诺”坦克,性能相当的差,根本不适合现代化战争(就当时而言的现代化)。装甲武器落后,其他的武器也很落伍。在德国人的陆军已经开始使用105毫米榴弹炮时,法国这个号称“天下第一陆军强国”的国家仍然在使用一战时期的75毫米加农炮,英国的陆军武器自一战后就毫无改观。在空军方面,英法的飞机的数量不仅少,性能也很差(当然英国的“飓风”和“喷活”两型飞机的性能十分优越,但是在当时的数量是及其有限的),法国仅有1500架左右的飞机,英国当时的战斗机总数也不足千架。德国在1936年就在数量上超过了英国,到了1939年德国人的军用飞机数量以达到6000架,而且德国人研究制造的梅——109、梅110两型歼击机和亨——111、YU——87等轰炸机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用飞机。
飞机方面落后的英法,在防空武器装备方面也是极为落后的和差劲的,在德国对英法进攻时,法国几乎没有高射炮,英国也只是在本土有很少量的高射炮。那么,再看苏联,当时的苏联虽然也只是拥有大量的老式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但是数量极为庞大大约有10000多辆,而且苏联已经研制并正在生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型坦克T——34和K式(在当时的苏联红军中还未能成为制式装备)。当然,在空军方面苏联的较于英法来说也是强大的,而且苏联的防空武器是相当先进的(先进的技术来源于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对德国的空军构成相当大威胁。而且苏联人成功的获得了德国先进飞机的生产技术和性能参据。当然西线的各国在海军上要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海军的优势不能挽救或者说挽回在陆地和天空的颓势。当然,我们不是唯武器论和兵力论者。那么,再看各方国内人民对战争的态度和军队的战斗素养。在当时,由于长时间的和平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军队也开始被和平的“软刀子”给刺伤。军队没有了日常严格的训练,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都被无形的消磨光了。甚至,在许多部队都无法达到满员,部队中出现许多问题。英国当时只有6个陆军师的兵力可以派往欧洲大陆作战。尤其是当比利时成为个大国承认的中立国和法国建成“马齐诺防线”之后,士兵的危机感几乎消逝了,认为再也不会有战火可以烧到法国和英国的境内。
同样在英法国内的民众中也出现着这些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和平和经济高速发展,西方的人民对和平似乎有了一种依赖,他们讨厌战争更恐惧战争。这些在德国进攻波兰时很突出的表现出来,法国这个人口近5000万的国家只能动员45个师的部队,英国也只能动员26个师的部队。再看苏联,虽然苏联刚刚经过了一次大的动荡。但是,由于苏联国家特殊的政治体制使得苏联可以方便有效的发动全国的人力资源。而且,因为苏联的立国是靠的暴力革命,政权的巩固更是靠的暴力,又加上刚刚与中国军阀和日本军队冲突,所以苏联的军人还保持着较好的战斗素质。综合对西方和苏联的比较军事实力,德国人会很明白他们应该怎么做。如果首先进攻西方的英法所付出的代价、人力和物力是较小的;进攻苏联的话,仅从兵力上就明显不够,而且付出的代价是会高于向西用兵的代价的。所以德国选择了暂时与苏联通好,全力向西的战略方针。那么就不得不和苏联签定那个互不侵犯条约。
德国人经过全面的衡量和思考之后,找出了他们称霸的一条捷径,那么他们就会坚定的走下去。当然,为使这条捷径可以少一些阻力,失去一些利益也是必要的。所以,德国人选择了与苏联的“和解”。
历史与文化的选择
德国与苏联的签约除了在当时各方面利益的考虑之外,还和欧洲的历史有关,更和两国的传统与文化沉淀有关。虽然,我们不应该以一种经验主义来看待这个历史性事件,但是这种历史和文化的特意性会对双方的决策者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就让我们将视线回到历史的长河。
翻看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苏联及其前身俄国和德国对西方的国家有一种无法磨灭的仇恨,可是双方之间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德国,古老的国家。但是,德国的历史上会永远记着一个敌人——法国。两个国家的仇恨几乎是从两国建立之初便产生了。德国和法国都是从强大的法兰克大帝国分离出来的。两国的君主对先辈查里曼大帝崇拜使得双方都怀有相互鲸吞的野心,由此双方相互敌视,相互防备。到了公元1378年,法国和德国分别在阿维尼翁和罗马选出基督教的教皇。“……西方的基督教会便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教会的分裂也顿使欧洲诸国的民族矛盾公开化了”。以前那两个还只是相互怀疑的国家最终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冤家对头。到了路德宗教改革之后,双方的矛盾终于引发了战争,而且再也没有停过。从太阳王路易十四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到腓列特二世挑起的“七年战争”双方从没有站在一条战线上。到了近代,不论是拿破仑时期的法国,还是俾斯麦统治下的德国,双方的关系只有战争、战争和战争。世代的仇恨在一战有了一次全面的爆发。双方从陆地打到海上,又从海上打到天空。最终德国人输了,法国人赢了。
胜利后的法国人对德国的态度相当严厉,险些分解了德国。两个国家的仇恨在二战前让德国人不得不将自己的首要敌人定为法国和它的盟友们。苏联,在历史上和英法的关系同样紧张。苏联的前身是俄罗斯,同样是欧洲一个古老的国度。但是,当俄罗斯人希望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时,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开始了他们的干涉。从伊凡四世那个时代开始,英国首先是将金钱和武器提供给俄罗斯的敌人,使的伊凡四世终生都未能给俄罗斯开辟俄罗斯人的梦想出海口。
到了彼得大帝时代,当俄罗斯的军队向波罗的海发起进军时,又是英国的军舰前来阻挡,但是彼得大帝巧妙的击败了英国“妄图组织全欧洲反对俄罗斯”的计划。几代恩仇使得俄罗斯民族对西方有一种仇视和敌意。俄罗斯在艰难中成功的站稳了脚跟,英国人无奈的推了下去。但是,强大起来的法国,在拿破仑的带领下向俄罗斯发动了一次空前的进攻。虽然,拿破仑的侵略被打败了,但拿破仑在莫斯科燃起的俄罗斯人对西方世界的仇恨之火再也无法扑灭了。英法都失败了,两个国家似乎明白单靠一国之力是无法击败俄罗斯的,于是双方联合起来向俄罗斯发难。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战争中阻止了俄国向黑海的发展,同时也让俄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耻辱。英国在欧洲联合法国来遏止俄国,在远东地区联合日本来限制俄国在远东的发展。虽然在第一世界大战时俄国与英法结盟,但当俄国爆发了革命之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仅不承认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反而派出大量的干涉军,并支持俄国境内的土匪发动内战。一系列的新仇旧恨最终使苏联在历史的关键时期选择了和德国妥协的道路。
相对苏联和德国与西方在历史上的仇恨,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到是历来很融洽。两国的主要民族斯拉夫族和日耳曼族在远古时期便共同生活在多瑙河附近。到了中古时期,两个民族所建立的国家一直处于和谐的状态。在12世纪的上半段,两个国家的通婚达到10次。到了近代,两个国家更是一对合作伙伴不论是瓜分波兰,还是为干涉法国革命而组成的反法同盟,都可以见到两国的亲密合作。哪怕是在一战中两国的关系极为紧张的时候,沙皇的皇后依然是一位德国的公主。到了十月革命之后,双方马上签定了布列斯特和约,结束了双方的对峙和战争。到了战后,双方在经济合作上更是亲密无间,苏联进口的绝大多数机器设备均来自德国。所以,双方在二战前的互不侵犯条约也可以看作是双方历史上合作的继续。
两国都是传统的大陆性国家,而且农业文明和君主专制的影响很大。这也就决定了两国之间和两个民族之间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这种传统和西方的民主共和有着极大的不同。所以,两国很容易和西方的所谓民主国家产生矛盾。而双方的相似又很容易使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双方的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相同的传统。当然,在当时两个国家都处在一种独裁统治之下,双方的政策和战略很可能有一致性,所以两国之间更好达成妥协。两国的签约也就不足为怪了。
分析了苏联、德国和两国的历史,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时条件下,双方只能互相选择为妥协对象。虽然双方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应该说是一次明智的选择。